潘光伟:打造金融品牌 塑造金融业的标准和文化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19-11-07 来源: 互联网

“金融品牌彰显金融业的内在价值,新时期金融业要打造自身‘软实力’,在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塑造金融业的标准和文化。”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、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116日举办的“第二届(2019)中国金融品牌年会暨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赛”颁奖典礼上说。

潘光伟认为,品牌是有价值的。正如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言,银行业是服务行业,要有“端盘子”的服务精神,能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、能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是衡量银行改革成果的最重要的标准。

服务是金融业的核心价值,也是金融品牌建设的一个基础,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,没有完善有效的金融服务,金融品牌也就无从立足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金融服务更多是一种“虚拟产品”,和其他有形产品不同,服务更多的是来自体验,相比于其他有实体产品的企业而言,确实“好感比金钱更重要”。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是金融业金融品牌建设的重点。对于金融行业,好的口碑和品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正能力以及负面口碑带来的风险和伤害,都是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。

服务和品牌是紧密结合的,品牌是可以创造价值的。金融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要深入挖掘金融企业本身的历史文化特色、差异化战略定位,目标市场,服务内容等,还需要善用各种渠道和媒体,讲好品牌故事,做好品牌传播,打造银行“软实力”,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。

潘光伟表示,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,通过多样化金融机构、多元化金融产品、多层次金融市场,金融将服务触角伸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个角落,如同人的心脏将资金之“血液”输送到经济体的每个部位、每个组织,甚至每个细胞,牵动着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民心相通等多条“神经”。

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·席勒所说,金融不是只为了赚钱而存在,而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存在,金融可以成为解决社会问题、实现社会美好目标的最佳推动力。  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,贸易争端加剧,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,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,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,经济转型发展到了关键时期,金融业在持续重视深化改革、创新产品发展、应用金融科技等自身发展的“硬实力”的同时,如何打造金融业的“软实力”,在冷冰冰的金融数字,诸如roeroa之外,如何让社会认同一个更具温度,更有担当,更有责任的金融业,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。

比如,如何用好金融这把“温柔的手术刀”,有效破解中小企业“融资难,融资贵”?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?如何提升普惠金融的包容性,用金融这杯“甜水”润泽普罗大众?如何给金融插上科技的“翅膀”,让优质的金融服务真正触手可及?

这些是金融业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任务,同时也是金融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,更是未来金融业在社会治理中积极发挥能动作用的切入点。金融机构在注重保持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,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,努力树立行业品牌和社会形象。

“品牌的影响是无形的,但是品牌的建设是有形的,也是有标准的。”潘光伟说,消费者选择金融服务,除了对金融服务品质和价值上的认同外,还有金融品牌所倡导的文化理念。品牌文化与消费者内心认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一旦产生共鸣,就会形成一种无形而强大的附加值,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选择。

对于金融机构本身来讲,凯发天生赢家的文化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,任何监管、管控的要求都无法替代本身的凯发天生赢家的文化和价值观,它不仅传达着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战略,对员工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,同时,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一种软约束。

从文化传播上来看,金融需要具有“润物细无声”的耐心与包容,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、多元化和包容性,特别关注低收入者、残障人士、特殊人群等弱势群体,从服务理念、产品、流程、设施等方面入手,让金融这只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回归本源初心,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已逐渐形成了银行业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文化,为推进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。

 


网站地图